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适于低温下保存,因为低温时虽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B.Fe3+和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酶与激素一样使用后立即被灭活,所以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下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低温下酶的活性被抑制而空间结构稳定、不会变性失活,所以酶适于低温下保存,A正确;
B、Fe3+和酶均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给过氧化氢的分解提供能量,B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而不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错误;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而酶在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酶可重复使用、活细胞中不需源源不断地合成酶,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来源和本质、明确酶的催化作用的原理和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Donal Parsons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其他组分的方法.Donal Parsons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外膜,然后使用去垢剂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基质,再通过离心将各个组分分开.

(1)在生物体内,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生命活动BC.
A.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         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D.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内
(2)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与细胞膜结构类似,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的支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
(3)将等量葡萄糖溶液分别加入各组分中并不断搅拌,能够使葡萄糖分解的是D;将等量丙酮酸溶液分别加入各组分中并不断搅拌,能够使丙酮酸分解的是C;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     C、线粒体基质   D、都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④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于②和③
C.结构④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一般不参与脱水缩合
D.生物体内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需要n种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肌纤维的呼吸作用起点都是葡萄糖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②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③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④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⑦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
A.①②⑤⑦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⑥D.②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细胞代谢强度增加一倍,则细胞内ATP的含量也将增加一倍
B.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
C.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不能转化成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D.有丝分裂后期,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断裂,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用途广泛,可用于制疫苗;在基因工程中也可做运载体
B.一般来说,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组成病毒的化合物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氨基酸、磷酸、五碳糖和5种碱基等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2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8条.
(2)图2细胞不是(填“是”或“不是”)由图1细胞分裂而来.
(3)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交叉互换(或基因重组),形成的四个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4)用32P标记该动物造血干细胞中的所有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多次分裂.若已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16和4条,推测这个细胞最早出现在第3次分裂的分裂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统一测试(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

(2)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图2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2所示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