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真核细胞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核糖核苷酸B.核糖核酸C.脱氧核糖核苷酸D.脱氧核糖核酸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对于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解:A、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不能储存遗传信息,A错误;
B、核糖核酸即RNA,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脱氧核糖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酸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其基本组成单位不能储存遗传信息,C错误;
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储存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核酸的功能,对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毓文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镜头转换及使用不同溶液过程中,最好不要移动载玻片,确保观察对象始终相同

B. 在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前,应该将盖玻片打开再滴,防止污染盖玻片

C. 在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前,应该将载玻片从载物台取下再滴,防止污染载物台

D. 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应该先把镜筒升起,防止高倍物镜压破载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用于(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的提取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核酸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B.醋酸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C.蓝藻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人体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B.图中甲表示胰岛A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
D.血糖浓度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胞吐方式分泌相应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对甲、乙两个与DNA分子相关的图形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frac{1}{4}$,图中$\frac{A+T}{G+C}$比例可体现DNA的特异性
B.甲图中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与①部位的相同,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乙图中有8种核甘酸,转录方向为从右向左
D.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人体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曲线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隐形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b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D.c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世纪60年代后,科研人员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起到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蕴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沉水植物,在亚洲地区繁殖已经成为池塘中常见的野草.如图丙表示该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在[a]类囊体薄膜中
(2)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水蕴草的叶肉细胞处于图丙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B点以后.
(4)图丁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5)将水蕴草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153.753.53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0.500.751.251.752.253.003.50
①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6.5mg/h.(用CO2吸收量表示)
②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填“能”或“不能”)生长.
(6)如图戊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温30分钟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