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关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膜上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发菜细胞的RNA、蛋白质合成发生在不同的空间
C.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基质中均含有氧呼吸的酶
D.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分析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
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3、细胞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解答 解: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膜上含有糖脂和糖蛋白,A正确;
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核膜,因此该细胞中RNA、蛋白质合成发生在同一空间,B错误;
C、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均含有氧呼吸的酶,而线粒体外膜上不含有氧呼吸的酶,C错误;
D、成熟红细胞的衰老、凋亡均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成熟红细胞衰老前基因已经开始表达,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某种群灭绝后不影响本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个体,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

(1)图中,图C是幽门螺杆菌的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
(2)如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D(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A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液泡.B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A、B细胞中共有的并且均由双层膜构建的结构是线粒体,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不能得出的推断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IB.细胞周期幵始于a
C.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ⅡD.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细胞处于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
A.是否具有核膜B.是否含有DNA物质
C.是否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D.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基→梯度稀释→鉴别培养基
(1)纤维素酶是复合酶,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
(2)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常应用选择培养基的方法,原理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为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主要碳源.
(3)梯度稀释前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这一步一般选用液体(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4)梯度稀释后用涂布器(仪器)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5)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其大小反映产生纤维素酶能力大小(或产生纤维素酶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的单位相同).
种群ABCDE
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2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E]生产者,B和C的种间关系是竞争,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4%(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5)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适量的琼脂.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6.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为了检测某乳酸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填“敏感”或“不敏感”);含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C的耐药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天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关闭活塞,在25 ℃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 mm和y 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测得x=180 mm,y=50 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1.28(保留两位小数)

B.若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可能为脂肪

C.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

D.若呼吸底物是葡萄糖,且测得x=300 mm,y=-100 mm(向右移动了100 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摩尔比值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