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  )
A.5、2、8B.4、1、4C.5、2、5D.4、4、8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碱基是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苷酸分为四种;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是A、U、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四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小麦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含有脱氧核糖一种五碳糖,A、T、G、C四种碱基,四种脱氧核苷酸.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组成成分及功能的理解和熟练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A、B、C三图是某个高等动物体雄性个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坐标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图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它产生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0对.该动物的体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2)在曲线图cd段中,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是着丝点分裂.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A和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一所示①、②和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图二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其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病为①②(填数字).有一种青省年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经检查发现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糖尿症状,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③(填数字).
(2)由图二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也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共同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大肠杆菌B.熊猫的皮肤细胞C.精子D.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
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在艾滋病毒体内有两种该大分子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细胞内三种生物大分子构成图解,请据图回答:
(1)生物大分子D、E、F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2)单体A、B、C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元素X是N,元素Y是P.
(3)动物细胞中的大分子E是糖原.大分子D的另外两种功能H、L分别是催化、运输.
(4)若大分子M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则M区别于N所特有的组成成分是尿嘧啶、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分别置于两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A叶片-20-10-5-16152835
B叶片-2-0.51.536101211
A.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D.植物B在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光合作用最强,且为14μmolO2/m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