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与免疫有关的靶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可以成为靶细胞
B.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
C.进入人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D.靶细胞和浆细胞同时死亡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 解:A、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可以成为靶细胞,A正确;
B、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被抗体消灭,因而能被吞噬、消化,B错误;
C、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有可能存在内环境也有可能侵染细胞,C错误;
D、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裂解死亡,而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图一中所示的[H]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与O2结合形成水(具体生理作用). 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③④.
(2)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F>C>A.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16.8mgCO2/dm2•h.
(3)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相等的点是B、C.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否,并说明理由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C是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的理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鲜重中C的含量最多
B.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中都含有C元素
C.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基本不变

B. 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测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基因探测针所利用的原理是(  )
A.DNA分子杂交原理B.DNA能自我复制
C.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D.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一条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视野中蝗虫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可发现精子形成过程是连续的变化
B.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萨顿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其假说的正确性
D.摩尔根通过基因定位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烟草是种植广泛的经济作物,由于相关病毒的感染会导致大量减产.烟草花叶病毒(TMV)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这种病毒感染烟草时能引起花叶病,在烟叶上出现病斑.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图中过程①表示反转录,经过程②获得的目的基因两侧除应含有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外,目的基因的两端还必须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由图分析,构建的重组质粒上含有的标记基因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过程⑤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除含有卡那霉素及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添加植物激素,以保证受体细胞能经培养再生成植株.过程⑥可采取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相关蛋白.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接种烟草花叶病毒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呈碱性)、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A组B组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
血浆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
血浆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记录结果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结论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乳酸.
(3)根据如表,预测A组的实验结果是:
  预测结果
 A组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明显,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蒸馏水无(有/无)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
(有/无)缓冲作用;动物血浆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