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农田中的斜纹夜蛾构成一个种群 | |
B. | 斜纹夜蛾幼虫啃食叶片时,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 | |
C.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属于生物防治 | |
D. | 在农田中防治斜纹夜蛾,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
分析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2、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株;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种群中的雄性个体;合理引入天敌.
解答 解:A、种群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农田中的斜纹夜蛾是一种,A正确;
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而不是两种生物之间,B错误;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
D、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防治、种群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有促进作用 | |
B. | 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仅与温度有关 | |
C. | 光照、2℃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 | |
D. | 番茄果实在黑暗、8℃条件下呼吸强度大于光照、15℃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 |
B. | 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 |
C. | 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 |
D. | 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杭州五校联盟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虫。下图是澳大利亚昆虫学家Andrewartha连续6年对玫瑰园中蓟马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蓟马种群数量多的年份,通常玫瑰数量较少
B.在这6年间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C.蓟马同化的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D.蓟马种群数量主要受气候、食物、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 |
B. | 细胞形态的维持与细胞骨架有关 | |
C. | 该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生成场所不同 | |
D. |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 |
B. | 将黑藻叶片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 |
C. | 用盐酸处理后的细胞中,可观察到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 | |
D.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可观察到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 | + |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
B. | 在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减少 | |
C. | 生命活动所ATP均由线粒体提供 | |
D. |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