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 |
B. |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 |
C. | 染色体完成复制后,数目就增加一倍 | |
D. | 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四分体数不一定相同 |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没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B错误;
C、染色体完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因此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四分体数相同,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密度可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 |
B. | 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
C. |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 |
D. | 超载放牧主要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
B. |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 |
C. |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核糖核苷酸 | |
D. |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染色体的组数也不同 | |
B. | 如果用15N标记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只有减数分裂能产生不含15N的子细胞 | |
C. | 两者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减的交叉互换,但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 |
D. | 减数分裂比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间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济宁期末)通过一定方法将细胞质内的各种结构分开后进行元素分析,以下各项中,磷元素含量最低的是(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染色体 D.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东营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CO﹣NH﹣”
B.组成DNA的碱基有A、G、C、T四种
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果糖
D.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每分子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蒙城县校级期末)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待测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质标记,如果能与芯片上的单链DNA探针配对,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反应信号”是由待测DNA分子与基因芯片上的放射性探针结合产生的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待测DNA分子,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G2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G1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 | |
B. | 理论上每100个培养细胞中大约有40个细胞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 | |
C. | 向培养液中加入只抑制S期的某药物,预计5.6h后,所有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 |
D. | 用放射性原料标记S期细胞的DNA随后在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预计6.6h后才能在M期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