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请分析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一)下列是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实验操作试    管
ABCDEF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5.加入蒸馏水1mL----++
6.酶促水解反应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1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2上述实验中,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AD.
3实验过程中,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有关可能有很多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①②③④.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4)本实验中,不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理由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二)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下图:

(5)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从55~65°C的温泉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到了脂肪酶.
(6)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甲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一锥形瓶中是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乙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

解答 解:(一)(1)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破坏酶的活性,所以加热煮沸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
(2)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会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从表中发现只有A、D试管中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内加入的是蒸馏水,所以起对照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糖,因此列举的4个原因都有可能.
(4)因为碘液遇淀粉会变蓝色,但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二)(5)根据题意可知:瓶中所加液体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对实验现象的干扰.甲组连接气泵,代表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则无氧条件下的装置是乙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酵母菌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有氧呼吸产生CO2量较多,应该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均变浑浊,甲中浑浊程度高且快.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酶具有专一性,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呈现紫色反应,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
(一)(1)防止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2)A、D   
(3)①②③④
(4)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二)(5)吸收空气中的CO2 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   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6)脂肪    蛋白质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A液与B液要先混合均匀

B.通过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花生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作鉴定还原糖的材料

D.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而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两类主要的免疫物质,机体内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产生这些物质
C.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并不是越强大越好,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就是证明
D.艾滋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过程⑤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2)若用18O标记C6H12O6,最终在[④]CO2中出现标记的18O;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③]H2O;
(3)有氧呼吸的本质是完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4)影响有氧呼吸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写出两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鱼1-7年间种群的增长速度.据表分析该种群,错误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增长速度0.361.252.583.922.331.120.12
A.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B.第7年种类斗争最激烈
C.第4年种群数量达到$\frac{K}{2}$D.第5年开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有利于皮肤表皮细胞从空气吸收利用O2
B.人体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体积多于吸收的O2体积
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不形成ATP
D.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方括号内填图中的代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或磷脂分子).
(2)研究发现,对某动物细胞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葡萄糖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动物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的活性.
(3)图中属于被动运输的物质有bcd.
(4)柽柳是一种强耐盐植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试图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将实验补充完整.(说明:如果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需要消耗能量的话,则能量主要是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
①实验步骤:
a.取A、B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论:
a.若A、B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若B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A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0.286.948.13210.864.07
突变体0.329.305.66239.073.60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欲测定色素含量,可先用无水乙醇(或有机溶剂)(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增加.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2.94μmolCO2•m-2•s-1.经分析,研究人员认为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突变体叶片中胞间CO2浓度较高.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如图).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PEPcase酶Ⅱ(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