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是三种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三种种群密度增加速率的顺序是(  )
A.①<③<②B.①<②<③C.①>③>②D.①>②>③

分析 年龄结构是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结构的个体数量的比例,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解答 解:(1)①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2)②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年龄结构属于稳定性;
(3)③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故三种种群密度增加速率的顺序是①>②>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年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年龄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核糖核苷酸B.脱氧核糖核酸C.脱氧核苷酸D.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l: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4200
D.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180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内填图中标号,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标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3]和[13];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8];结构15与[5或12(5、12均可)]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都由双层膜包被.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
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14(或12)层.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的是细胞核的DNA(图4结构中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B.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结构的定向改变
D.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物种染色体数目为2n,下列模式图表示其一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不同细胞(图中仅表示出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的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表示的细胞名称为精细胞.形成乙细胞中基因组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甲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4-D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对水稻田间鸭跖草防治的合适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原理:低浓度2,4-D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2,4-D抑制植物生长:鸭跖草对2,4-D浓度变化的敏感度比水稻高(或鸭跖草和水稻对2,4-D浓度变化的反应不同);植株高度是植物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
(2)实验材料:水稻试验田(长有鸭跖草),56%的2,4-D可溶性粉剂(已将2,4-D粉剂配制成下列5个浓度:0.01、0.02、0.04、0.08、0.12mg/ml),清水等.
(要求与说明:水稻为单子叶植物,鸭跖草为双子叶植物;2,4-D作为除草剂的药害主要是平均株高下降)
(3)实验思路:
①将水稻试验田均分为为6块试验田,分别编号A、B、C、D、E、F.
②A试验田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B、C、D、E、F试验田中分别喷洒浓度为0.01、0.02、0.04、0.08、0.12mg/mL的2,4-D溶液,各田块的其它栽培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抽样统计各试验田块中鸭跖草和水稻的平均株高.
(4)实验结果:
  2,4-D浓度(mg/mL)
00.010.02 0.04 0.08 0.12 
 鸭跖草植株高度(cm) 3636.5 37 38 41 44 
 水稻植株高度(cm)16 1616.5 16.6 17 17.8 
(5)结果分析(仅绘制2,4-D对鸭跖草株高影响的曲线):

(6)问题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原方案中存在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建议.提高2,4-D溶液浓度进行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a~g代表不同的生物.若一种生物被后一营养级多种生物摄食,且被摄食量相等,则d每增加10千克,最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
A.3250千克B.2500千克C.2750千克D.468.75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