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后,CpT 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分析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图中CpTI基因一般用人工合成法
B、本基因操作过程中的供体细胞是豇豆,受体细胞是水稻
C、可通过让多种害虫食用水稻叶片的方法,检测修饰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达
D、图中①过程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②过程为转录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
分析: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2)利用PCR技术扩增;(3)人工合成(逆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解答: 解:A、CpTI基因可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属于人工合成法,A正确;
B、CpTI基因是豇豆细胞中基因,使其在水稻细胞中表达,所以供体细胞是豇豆,受体细胞是水稻,B正确;
C、根据题意,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所以该基因在水稻中表达则水稻能抗多种害虫,C正确;
D、过程②为转录和翻译,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转基因水稻的培育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年洪灾重创巴基斯坦、热浪考验俄罗斯、中国的山洪泥石流、从芬兰到科威特等地的气温创历史记录,这些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不谋而合.有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密切关系.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岩石圈中的碳以无机盐(碳酸盐)形式存储,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
B、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散失的热能,最终导致温度效应
C、大气中的碳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个DNA片段,经过连续两次复制,共需要了90个游离的腺嘌呤,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该DNA片段含有多少个脱氧核苷酸?(  )
A、220B、230
C、330D、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暖的问题,下列做法与其关联最不密切的是(  )
A、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
B、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C、用低硫煤做燃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D、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DNA、切割DNA任一序列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
D、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EcoRⅠ能专一识别GAATTC,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SmaⅠ则能专一识别CCCGGG,并在C和G之间切割形成平末端.如图是含某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可知,若用EcoR I和SmaI切割,则此DNA片段可有
 
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切割后共有
 
 
个切割末端.EcoRⅠ切割后形成的末端是
 
末端.
(2)如果EcoR I切割形成的目的基因片段要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需要质粒作载体.作为载体应具备的特点是
 
 
 

(3)若要获取需要的转基因生物,则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为获取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分析:草地、草地中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狗尾革,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肠粘膜上有大量绒毛,绒毛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顶端有许多微绒毛.如图是葡萄糖穿越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机制图解.肠腔中的葡萄糖分子逆浓度梯度,与Na+一起进入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底侧膜上的
Na+
K+
泵将Na+运出细胞,为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动力.上皮细胞内高浓度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管,运输到全身各处.
(1)葡萄糖分子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这种方式需要的条件是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以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其原因是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
 
方式运出葡萄糖.
(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大量的物质,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有更多的
 
(细胞器).
(4)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有许多微绒毛,该细胞物质更新需要更多的
 
(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
 
,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
 
方法进行耕种.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3)该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生育期
    对磷的吸收量(%)
作物种类
幼苗期开花期成熟期
冬小麦74216
棉花96031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
 
 和
 
 的不同而异.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
 
 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对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的方法是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
 
 等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