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下面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图甲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图乙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2、分析题图可知,甲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缺失,乙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A、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或增添,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都是结构变异,A错误;

B、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甲图中部分基因发生了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B错误;

C、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乙图的易位现象,只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

D、甲和乙都发生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了交叉互换,也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已知基因D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D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15N-n个氢键

B.若图中ab可以代表基因D,则其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可能是UAGG

C.基因D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基因D和它的等位基因d含有的碱基数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磷农药乐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其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图甲为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降解乐果的菌株的流程,图乙为降解乐果的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产生的透明圈,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大小,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制备该选择培养基时,应以_____为唯一碳源,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

2)培养基冷凝后应将平板_____,以防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图甲所示平板划线接种的操作过程中,对接种环至少需进行_____次灼烧灭菌。

3)挑取甲过程分离获得的菌种制成稀释液,采用_____法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34 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降解菌株(如表)。

菌株

透明圈直径(D)单位:mm

菌落直径(d)单位:mm

D/d

22.8

15.3

1.5

20.7

7.7

2.7

8.2

7.5

1.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降解乐果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填标号)。

4)使用乐果显色剂采用比色法检测降解后的乐果残留量,应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3号比色管的乐果浓度应为_____

管号

1

2

3

4

5

6

乐果浓度/mgL1

0

1

如果土壤溶液中乐果浓度为50 mgL1,降解后约有21%的残留量,则需要将残留液稀释_____(填标号: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可能是通过抑制基因B的翻译来提高产油率

B.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D.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体内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某些基因的位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1、3、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图中标注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含有B、D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若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ABDXX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草莓(二倍体)培育四倍体草莓的过程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B. 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

C. 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较容易成功

D. 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草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的果实与二倍体草莓结出的果实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

B.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

D.被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某孤岛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决定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 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

C. 较高性比(♀:♂)有利于提高社鼠种群的出生率

D. 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节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