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下是加拿大某地区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及植被演替情况的部分调查资料。请根据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曲线属于____。
A.概念模型 B.物理模型 C.数学模型
(2)图中表示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由图推测,雪兔与猞猁的关系是______。
(3)调查猞猁的种群数量应使用_____法,某次调查时,初次抓捕猞猁用红色醒目染料标记后放归,三周后用同种方法捕捉到猞猁,计数后得到数据比实际值_____(偏大、偏小或相同),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4)该区域的优势植物的替代情况及部分阶段土壤的pH变化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
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替代顺序 | 草本植物→灌木→柳树 | 赤杨 | 云杉、铁杉 | ||
1945年 | 1846年 | 1847-1860年 | 1861-1935年 | ||
土壤的pH | 7.2 | 6.5 | 5 | 4.8 |
演替过程中土壤pH值变化主要与_____(填写生物名称)有关。
②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C A 捕食 标志重捕 偏大 醒目的标记导致被标记的猞猁无法存活 ①赤杨 ②土壤的pH值适宜云杉和铁杉生长
【解析】
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进行一些必要的抽象、简化和假设,借助数学语言,运用数学工具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结构。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坐标曲线、数学方程式、表格等。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其中捕食曲线的特点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此消彼长的不同步性变化。其中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
(1)上述曲线是以年份为横轴,以种群数量为纵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数学模型。所以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2)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一前一后的变化规律,为捕食曲线,即雪兔与猞猁为捕食关系。其中先增加者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所以表示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是曲线A。
(3)猞猁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初次抓捕猞猁用红色醒目染料标记后放归,由于醒目的标记导致被标记的猞猁不易溶于群体,容易死亡,所以重捕时导致被捕获的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由于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数(m),所以计数后得到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4)①由表格数据可知,演替过程中,在赤杨阶段时土壤的PH变化较大,说明土壤pH值变化主要与赤杨有关。
②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pH值适宜云杉和铁杉生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叶片中绿色(A)对紫色(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长形叶和短形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由C或c基因控制),纯合的绿色宽叶和紫色窄叶杂交,F1全为绿色宽叶,F2代自交,F2代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无致死现象),纯合的宽叶长形和纯合窄叶短形杂交,F1代为宽叶短形,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1)在下图中画出子一代中绿色宽叶短形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2)纯合的绿色宽叶(AABB)和紫色窄叶(aabb)自交,F2代中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用隐性亲本与F2中绿色宽叶植株杂交,F3代中性状及分离比为 。
(3)纯合的绿色长叶和纯合的紫色短叶杂交,在获得的F2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F2代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 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中的比例为 。
(4)若将(3)中所获得的F2中的全部绿色短叶植株去除雄蕊,用F2的紫色短叶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纯合紫色短叶植株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③实验后B≥A=C④实验后B<A<C.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
B.实验的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
C.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一定为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光似免疫共沉淀质谱方法研究了致命性的病原体(比如埃博拉病毒)与人类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交流协调的“语言”。请据图回答:
(1)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细胞和___细胞。免疫系统中除抗原外还有____等信息分子(请举一例)。
(2)细胞免疫过程中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_____细胞,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______。
(3)信息分子乙的产生场所是_____,对乙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由上图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图示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 条带1代表基因A,个体2的基因型是Aa
B. 该家系中个体10的条带与其父母的不符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是父母基因重组导致的
D. 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不需要画系谱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 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_____________。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____________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同时激素D 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激素B的生理作用为: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A、a和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
D.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装置常用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胡萝卜素具有________的特点,可选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请指出甲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用于胡萝卜素的_________(填步骤名)。丙图中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的点样点为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在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
(3)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___________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