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演绎推理→④检验推理→⑤得出结论.
(1)摩尔根在研究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步骤②中,具体的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后来又通过④检验推理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其具体内容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
(2)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
(3)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F1全部分灰身长翅,说明体色中灰身为显性,将F1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0.42:0.08:0.08:0.42,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分析 1、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F1全部分灰身长翅,说明体色中灰身、长翅为显性,将F1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a、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b、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 解:(1)摩尔根在研究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中,做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后来又通过④检验推理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其具体方法是测交法,即让子一代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2)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为XY,因此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3+XY=5条染色体.
(3)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的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长翅,说明体色中灰身、长翅为显性,将F1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其出现4种表现型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
(2)5
(3)灰身      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交叉互换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摩尔根的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明确摩尔根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并且演绎推理的方法为测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酶活性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ATP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TP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
B.ATP和葡萄糖都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因为生命不能缺少能量,所以ATP可以在细胞内大量储存
D.某些疾病可以利用ATP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相同的是(  )
①将杂种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新品种
②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矮秆小麦
③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玉米细胞后培养获得抗病玉米植株
④用射线照射大豆种子后播种并筛选获得具有抗病性状的大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长与激素调节的问题.
植物的开花不仅受内在基因和激素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见图(1)所示.

(1)以下与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C
A.吲哚乙酸B.萘乙酸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2)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SOC蛋白蛋白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赤霉素促进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SPL蛋白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促进开花(关键词:促进、解除).
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才能开花结实.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
处理方式未经低温处理经低温处理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有某些特殊蛋白质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不能抽穗开花抽穗开花不能抽穗开花
(3)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BD(多选)
A.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高温可以解除小麦的春花作用
C.春花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图(2)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图(3)为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4)结合图(2)和图(3),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B
A.该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
C.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D.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
(5)根据图(3)信息可知,人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长度,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的开花时间,你的建议是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酵母菌细胞中可发生“”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
B.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比①过程多
C.在②过程中既有水参与反应,又有水的生成
D.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不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一表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I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2和Ⅱ-1是非同源区域.其上分别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特有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眼色性状可能由X染色体Ⅱ-2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眼色性状中红眼是显性.
(2)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F2中共有1212种基因型,雌性个体中杂合子占$\frac{3}{4}$.
(3)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腐乳、泡菜、果酒等以其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时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制作腐乳坯时用沸水处理豆腐的目的是消毒,豆腐含水量不能过高的原因是豆腐含水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制作的腐乳也不易成形.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定期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把握取食的最佳时间.同样的材料和腌制条件,不同坛中各时期测得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坛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用新鲜的鸭梨酿制果酒的原理是先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通过无氧呼吸获得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30℃~35℃,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醋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B.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D.细胞膜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