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
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
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3—3—1回答:
图3—3—1
(1)将②连接到①并形成③,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 。
(2)②与①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_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8.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6分)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根据图回答:
(1)上图中,获得______(写编号)是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
(2)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_____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技术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请各举一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正负面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9分)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4)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大量培养该抗病新品种,请简述此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1)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②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③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2)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①获得b并将b连接到a上形成c,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
②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大量培养该抗病新品种,请简述此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