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一个品系的鼠中,尾有长有短,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条因T/t控制,T基因纯合的鼠在幼年期死亡:毛有黑、黄、白三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Y/y 与D/d控制,d基因纯合时表现为白毛,假设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对基因型相同的短尾黑毛鼠为亲本多次杂交,若干子一代成年鼠中长尾:短尾=1:2,黑毛:黄毛:白毛=9:3: 4。

(1)该亲本的基因型为 ,子一代成年鼠中T基因的频率为 。子一代成年鼠中的短尾黑毛鼠与长尾白毛鼠之比为 ,选择子一代的黄毛鼠自由交配,子二代中白毛鼠占

(2)假设上述亲本的基因T与D、t与d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Y与y位于另—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子一代中短尾鼠的毛色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I、SmaI、HindⅢ、AluI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如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I、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该步骤中,可用一种或多种限制 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PstI、SmaI,分别对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DNA和质粒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4种和2种.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 I中含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作为标记基因.除上述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基因表达载体 I中还应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法等) 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xl07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如示意图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解氧(氧气)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校迎霞湖中的生物主要有:荷花、浮游植物绿藻、沉水植物黑藻、轮虫、鱼、小龙虾、泥鳅等。

(1)图1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湖泊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况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荷花、绿藻、黑藻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已知小龙虾以藻类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为食,图2为能量流经小龙虾种群的示意图。若A表示摄入量,则C表示_________________。若要保证小龙虾种群的能量需求,则湖中相关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至少应达到____________(请用数字和图2中的字母表示)。

(4)图3表示该湖泊碳循环模式图,小龙虾和植食性动物对应图3中的哪些成分____________。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过程②③中碳元素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D.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细胞之间形成的一种突触结构。如果某人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该突出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就会患重症肌无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症肌无力属于过敏反应

B.人体T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会供给自身正常组织

C.抗体是患者体内运动神经元与肌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

D.正常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淮阴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__________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淮阴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C.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B.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扦插和嫁接实质上也是克隆
D.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