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 |
B.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通过膜折叠来增大反应面积 | |
C. | 溶酶体只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 |
D. |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
分析 细胞器分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质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花青素).
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质体是植物的细胞器,包括白色体和有色体(有色体的代表就是叶绿体)白色体有淀粉体,造油体,以及蛋白体质体与糖类的合成与储存有关
解答 解:A、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
B、线粒体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叶绿体通过内膜形成类囊体来增大内膜面积,以此为在叶绿体中发生的反应提供场所,B错误;
C、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C错误;
D、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
故选:B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细胞器结构、功能、特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从物理性质看选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先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对获得的目的菌种,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长期保存。
(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与范科尼贫血发病相关的有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的时候就会引起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析异常基因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B.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才遗传给后代
C.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
D.范科尼贫血患者的基因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有35S,其中有1个含有32P | B. | 一定有35S,其中有2个含有32P | ||
C. | 一定有32P,其中有1个含有35S | D. | 一定有32P,其中有2个含有35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下代和上代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可遗传的变异 D.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 | |
B. | 该突变基因可能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 | |
C. | 水稻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数有利 | |
D. | 该突变基因所表达出的蛋白质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 |
B. |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16种 | |
C. |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9种 | |
D. | 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萨姆纳通过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得到脲酶的结晶证明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 |
B.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 |
C.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D. | 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