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MCT1是 MCT1基因表达的产物.图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MCT1含量死亡率
正常细胞00
癌细胞140%
癌细胞230%
癌细胞360%
癌细胞400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MCT1基因没有表达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MCT1的基因
C.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细胞中的MCT1含量越高,更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

分析 阅读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癌细胞防治的机理,先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结合相关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由题意知,MCT1基因的表达是将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MCT1基因表达水平是0,因此3-BrPA不能运至细胞,使细胞的死亡率为0,A正确;
B、由表格中信息知,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的原因是MCT1基因表达水平高,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数量多,不是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MCT1的基因,B错误;
C、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MCT1可能是抗癌药物3-BrPA运输的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抑制糖酵解,从而降低癌细胞的能力供应,C正确;
D、由题干中信息可知,细胞中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抗癌药物3-BrPA运输到癌细胞内的数量越多,表中癌细胞死亡率升高,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恶性肿瘤的防治,主要考查学生阅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表示叶肉细胞内发生的两种重要代谢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③、④分别表示叶绿体、线粒体
B.a、b分别表示O2、葡萄糖;⑤表示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C.[H]是活泼的还原剂,能和受体(X1或X2)迅速结合也能与受体迅速分离而被利用
D.光照充足时,左侧ATP的生成量多于右侧ATP的生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天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海南省海口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忻州校级期末)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海南省海口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神经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花瓣已有些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主要原因是(  )
A.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
B.花瓣松动后,体积变大,给消毒带来困难
C.花瓣松动后,就会使花药消毒时接触酒精而被杀死
D.花瓣松动后,会使花药老化,不适宜作花药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阻止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
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内可溶性性糖、淀粉含量及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
(1)丙曲线代表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则代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曲线分别是乙、甲.
(2)输入到种子中的可溶性糖总量大于淀粉合成含量,原因是:①可溶性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淀粉;②部分可溶性糖用于种子细胞呼吸.
(3)磷是构成淀粉磷酸化酶的重要元素.在水稻成熟过程中,若缺磷会导致水溶性糖增多,从而抑制光合作用,该过程为负反馈调节.
从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上分析,磷元素参与:①构成类囊体膜的磷脂;②构成ATP等.
(4)请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物--可溶性糖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写出大概思路即可):在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去除种子,检测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对照组比较是否下降.
(5)有很多秋季成熟的种子,即使处于水分、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萌发,主要是由于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种子过冬.这是自然选择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基因型为AaXbY的某男性体内经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考虑交叉互换),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可能是(  )
A.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1条X染色体
B.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
C.两个基因A,1条Y染色体
D.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