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四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及其空间结构不同
C.变异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具有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入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B.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暑假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________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____________的结果。基因型为ii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暑假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②只有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③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④植物激素能够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⑤植物横放状态下茎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⑥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⑦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暑假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性激素进入组织细胞;
乙: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
丙: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
丁:人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戊: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A. 甲和乙都涉及的图有①、③
B. 丙和丁都涉及的图有②、④、⑥
C. 乙和戊都涉及的的图有②、③、⑥
D. 丁和戊都涉及的图有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感染HIV所引起的,可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HIV具有囊膜(HIV从宿主细胞内出来时裹上的生物膜)。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IV囊膜的基本结构与甲基本相同
B.从结构上看,HIV和乙、丙都具有双层膜,这些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丁(核糖体)和HIV的组成物质中都含有DNA
D.乙、丙、丁中都含有与甲类似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A.抗体 B.雄性激素 C.胰岛素 D.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