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都是DNA
B、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
C、都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D、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
分析:1、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其中遗传物质是DNA;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3、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细胞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4、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解答: 解:A、细胞中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都是核糖体,B正确;
C、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不同细胞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不同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及利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C、制片→染色→解离→漂洗→观察
D、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支架
B、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D、大分子物质有选择地透过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
 
、系统、个体、
 
、群落、
 
、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⑦上合成
B、结构④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①②⑤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D、该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主要是由于②⑧参与的活动而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
C、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植物的株高由四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对等位基因A-a、B-b、D-d、E-e共同控制,它们以累加的方式决定株高,其中任一隐性基因对株高影响相同,其中任一显性基因对株高的影响相同,将株高为120cm的AABBDDEE与株高为80cm的aabbddee的两亲本杂交,F1株高全为100cm,F1自交得F2,请回答:
(1)F2的表现型(即株高)共有
 
种,基因型共有
 
种.
(2)F2的株高为110cm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F2中与F1同高的植株占
 

(4)F2中株高为90cm的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会引起相应的病症,若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过图1所示鉴定炭疽杆菌的实验进行确诊.表1是培养炭疽杆菌的血琼脂培养基成分,其中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

蛋白胨10g
牛肉粉3g
氯化钠5g
脱纤维羊血
(含多种生长因子)
50mL
琼脂15g
表1
去离子水
1000mL
(1)据表1分析“血琼脂培养基”属于
 
(多选)
①通用培养基     ②选择培养基     ③固体培养基    ④液体培养基
(2)为从炭疽病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将采集到的患者皮肤脓胞渗出物稀释后滴于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玻璃刮铲涂匀,这种接种方法称为
 
.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
 

(3)制备图1中的液体培养基时需采取
 
方法灭菌,目的是
 

(4)据图1分析,接种可疑菌后,经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
 
(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5)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采取的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