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但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种类,温度、洗衣粉的浓度、试验用布料和污物及污染程度、洗涤的方式和洗涤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实验的因变量是洗涤效果.

解答 解:A、热水溶解洗衣粉时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
B、实验的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可以用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表示,B正确;
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pH影响较大,普通洗衣粉受PH影响较小,因此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对照实验,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理解和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再结合该对照实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表示某植物体在充足的光照(A)条件下氧气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以及黑暗(B)条件下的氧气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图2表示在20℃条件下该植物体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在20℃时,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二倍.
(2)图2中D点的值是2.5mg/h.
(3)在温度下降到15℃的过程中,图2中A、B、C三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上、左、左.
(4)假设一条中温度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白天光照强度的变化,已知在白天光照12小时的情况下,植物体在一天中有机物的变化量刚好为0mg,则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5)图2中当光照强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则进一步上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6)如果需测定植物体光合作用与CO2浓度的关系,最好在25℃条件下测定.
(7)将植物置于一密闭玻璃罩内,在完全黑暗条件下24小时后,给植物提高${H}_{2}^{18}O$,然后对植物进行光照,一段时间后能在下列哪些物质中检测到18O?A.
①H2O   ②(CH2O)    ③O2    ④CO2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可以使特定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
B.试管苗、试管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C.脱毒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脱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养成的新品种
D.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图中A结构类似于突触.据图分析回答:
(1)在寒冷的环境中,下丘脑一方面通过甲方式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通过丙方式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产热,兴奋在A处作用于肾上腺的物质是神经递质
(2)若甲方式中靶腺为性腺则通过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促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性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图示中虚线表示的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3)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是通过图中乙方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4)当血糖升高,通过丙方式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A 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析出的蛋白质
 15~20 甲蛋白
 23~30 乙蛋白
 25~35 丙蛋白
 38~40 丁蛋白
A.使用改变PH的方法也可以沉淀蛋白质
B.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0%
C.若加入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2种蛋白
D.通过改变硫酸铵浓度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Ⅰ.如图表示几种细胞物质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
(1)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糖蛋白(受体).
(2)若物质⑥是抗体,则该细胞是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3)若物质⑥的分泌是由于血糖降低直接引起的,则物质⑥是胰高血糖素.物质⑥主要的靶细胞是肝细胞.
(4)若物质⑥是促甲状腺激素,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细胞产生的物质是甲状腺激素.该物质的功能是
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新陈代谢),增加产热.
(5)若物质⑥的分泌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则该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Ⅱ.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的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了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一所示:
表一:
            25℃       0℃25℃
12345678910
A0.45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
B0.31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
C0.23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
(6)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标:A(填表中字母),它代表是促甲状腺激素;表一中C项代表是皮肤血流量.
(7)与25℃相比,0℃条件下表二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B.
表二:
产热量散热量耗氧量肾上腺素含量体内酶活性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

请回答问题: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
(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3)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分布在水体表层的数量比深层多.这是因为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
(4)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A
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 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 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是(  )
A.540个B.7560个C.8100个D.1728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根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F和FB.F和rC.E和rD.E和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