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和进化的问题
莠去津是一种除草剂,它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由于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某课题小组A的同学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的细菌(目的菌).

(1)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使长期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密度较高的目的菌.从图1中可判断目的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2)配制图示无氮固体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pH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如图1示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其目的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通过培养获得由4个目的菌繁殖形成的菌落.
另一个课题小组B对以上过程提出异议,认为A组实验过程有疏漏、不够严密.
(3)若按照A组的实验过程,最终得到菌落除了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以外,可能还有另外一类自生固氮菌.
(4)B组查阅资料,发现含过量莠去津的培养基不透明,他们在A组的基础之上,将菌夜涂布在含过量莠去津且无其他氮源的培养基上,实验结果如图2.在此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气;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莠去津,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分析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制作完成后应该先调PH后灭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解答 解:(1)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使长期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密度较高的目的菌.从图1中可判断目的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2)配制图示无氮固体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PH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图1为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其目的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通过培养获得由4个目的菌繁殖形成的菌落.
(3)培养基是无氮培养基,自生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来自己提供生长所需氮源,而其他细菌不可以,没有外来氮源,其他细菌会死亡,而自生固氮菌不会.
(4)莠去津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含过量莠去津的培养基不透明.在含过量莠去津的无氮培养基上,无透明菌落说明此菌落不利用莠去津中的氮,利用培养基以外氮源.透明菌落说明培养基中的莠去津被降解了,因为含过量莠去津的培养基不透明,故菌落是目的菌菌落.
故答案为:
(1)选择    需氧型
(2)调PH    高压蒸气灭菌法   稀释涂布平板    4
(3)自生固氮
(4)氮气 莠去津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的数目的测定等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对微生物,是实验室培养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乙中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2)在图乙中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fgha(用图中字母表示).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3)图甲中的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有氧气存在.
(4)如果在图乙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升高.
(5)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的(一)、(二)两个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三)所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
如图(一)和(二)所示,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对应(三)图中a点)后,
①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装置(一)中种子萌发产生的CO2进入装置(二),光合作用强度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②曲线d点后趋平说明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以及几种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肝细胞的细胞膜,在a~c三种物质进出方式中,表示O2运输的是b,表示K+运输的是a(用字母回答).这两种方式最大的区别是后者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甘油、胆固醇等之所以能优先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磷脂双分子层有关.
(3)若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代谢活动加强,则该膜结构特点表现为流动性加强,若将该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则膜的厚度将变薄.
(4)把两种不同种类的海绵细胞混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同种的海绵细胞能结合在一起,这种识别作用主要由图中的[D]糖蛋白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加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D.细胞衰老与凋亡均有正面意义,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均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请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物种过于单一,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负反馈,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
(3)植物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2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a:由于操作失误造成记录丢失,请帮忙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b: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
②现想用水稻的茎段做组织培养,写出培养流程:外植体→愈伤组织→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呢?下面是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相应实验液体.
1号:加2ml正常尿液;
2号:加2mL葡萄糖溶液;
3号:加入2ml一次食用大量糖后采集的尿液;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置好的斐林试剂2ml.震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现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2)2号试管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3)3号试管的现象若与1号试管一样,说明不含葡萄糖;若与2号试管一样,说明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豌豆花腋生和顶生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
腋生顶生
顶生×顶生0804
腋生×腋生651207
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腋生为显性.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frac{2}{3}$.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5)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图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的转运速率无影响
B.
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渐增大
C.
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D.
所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如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这一抗虫基因的一般途径是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同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或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等)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胚状体和试管苗.在该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