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互换 | |
B. |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 |
C. | 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
分析 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 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受精作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明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3:3:1 | B. | 15:5:3:1 | C. | 3:1:3:1 | D. | 2:2: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 |
B. | 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 |
C. |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原核生物不含磷脂 | |
D. |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0,均可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纤维素酶通过破坏山桐子细胞的细胞膜提高提油率 | |
B. | 该研究中需要将实验温度控制在纤维素酶催化的适宜温度 | |
C. | 图 1 实验中,如果将加酶量提高到 3.0%,提油率将下降 | |
D. | 生产中加酶量 2.5%、酶解时间 6 h 是最佳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 |
B. |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 |
C. |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多,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 |
D. |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
B. | 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转化因子”就是DNA | |
C. |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 |
D. | 萨顿与摩尔根均采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B. | 对F1测交,结果由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决定 | |
C. |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与减数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无关 | |
D. | 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存在相互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