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在病毒、大肠杆菌、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
B、⑥⑦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
C、①-⑦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
D、除⑤外,其余各项在衣藻和蓝藻体内都存在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动物可能是雌性,且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
B、甲中有4个染色体组,乙中有2个染色体组且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C、图2、图3两曲线中两幅坐标曲线所表示的C-D段含义相同 |
D、图2、图3所示的时期A-B段发生中心体的复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观察蛔虫细胞中的C常用健那绿染色 |
B、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 |
C、含有核酸的有C、E、F |
D、F与D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细胞不可能是绿色植物的细胞 |
B、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核酸中共有5种碱基 |
C、图中的液泡对细胞的内部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
D、该细胞可能是根部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
C、从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①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可通过握手传播 |
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可以在母婴间遗传 |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10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