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学习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
(1)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2)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璃制品,样品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个中格、每个中格由16个小格、总共400个小格组成,每个计数室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
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有酵母菌44个,其中被染色剂台盼蓝(分子量约为 960)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应该统计的菌体数为
 
个.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3)该学习小组同时做3组实验,分别测得三组培养液中酵母菌实验数据如下:(单位:万个/mL)
实验组别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第一组 25 35 150 400 600 800 800
第二组 25 45 160 420 800 820 820
第三组 25 25 140 380 700 780 800
请将该学习小组采集的数据适当处理后,以曲线图形式(见右图)表示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4)到了第4天后,每次用血球计数板数前,通常需要对酵母菌样液进行
 
,以方便计数.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专题:
分析:本题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数量.
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解答: 解:(1)①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7天,进行前后对照.②取样前振荡试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③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
(2)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因此实验中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细胞为死细胞,这样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格内有酵母菌44-4=40个,平均每个中格有8个,计数室有25个中方格,共计有酵母菌8×25=200个.计数区体积为=0.1mm3,换算成1mL,则有酵母菌200×103个,再乘以稀释倍数10,结果为2×106个/mL.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顶边,左侧边及其夹角的个体计数.
(3)每天数据取3组平均值,作图见答案.

(4)到了第4天后,酵母菌密度太大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方便计数.
故答案为:
(1)①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取样前振荡试管
③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
(2)2×106(2000000)取顶边,左侧边及其夹角
(3)见右图
(4)稀释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调查的方式和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学会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并能利用公式对数量进行计算;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的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是(  )
A、30个B、40个
C、60个D、8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萘乙酸(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种子生根的影响,配制了不同浓度的萘乙酸,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材料有:经催芽后处于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若干、1mg/L萘乙酸母液、培养皿、烧杯、量筒、温箱、蒸馏水、移液管、尺子等.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萘乙酸浓度(mg/L) 0 10-10 10-8 10-6 10-4 10-2 1
生根长度(mm) 0.4 3.5 5.4 6.2 5.0 3.1 0.2
(1)配制10-2mg/L萘乙酸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在一只烧杯中加入99ml蒸馏水后,再用移液管移入1mL
 
萘乙酸溶液.
(2)实验共分为7组,其中对照组加入的萘乙酸浓度为
 
mg/L.每组选择了10粒小麦种子的原因是
 
.研究小组通过用尺子测量10颗种子生根长度,并算出平均值,得出萘乙酸浓度在
 
时,促进生根的能力最强.
(3)当添加的萘乙酸浓度为1mg/L,对小麦生根的效应是
 
作用.实验过程中的观测因变量的指标除了测量生根长度外,还可以是
 

(4)该科研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处于图1中的B1C1段?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图2中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
(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5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5)若图1纵坐标是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所示的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
 
阶段.图④的Ⅲ阶段对应于图
 
细胞.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导致图②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交叉互换;
(4)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质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1).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
 
(多样、稳定)性.
(2)如图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由于它由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可推测水分进出细胞
 
(是、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
(4)若图3是动物细胞膜的模式图.则A是
 
.由图可知蛋白质与磷脂的位置关系是
 

B是糖被,在消化道与呼吸道表面的功能是
 
;糖被与细胞表面的
 
有密切关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②③④,请选出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是(  )
推测现象: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①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②只有细胞核内才是控制细胞质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③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
④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A、a~①B、b~②
C、c~③D、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传递
C、甲细胞分泌某物质作用于乙细胞,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本身的结构与功能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