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下图中,图 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 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 3 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________反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 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_____________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3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5小时,8 处的_____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 10 处,该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4 )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 文明病” 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条件反射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小肠粘膜
(3)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解析】
试题(1)食物进入胃后所引起的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的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神经递质不是以跨膜的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在饭后5小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因此8 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于 10 处。胰高血糖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胰岛素只有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说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正常,因此导致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a 和图 b 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图 b 和图 c 结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体不同
B. 当人处于危险环境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C. 肾上腺素通过催化多种化学反应调节生命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胰岛B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①~④生理过程都会加快
B. 血浆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后,机体的呼吸增强、通气量增加
C. 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D.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肾小管腔内液体渗透压升高,导致尿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T细胞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质——CD28和CTLA-4,二者与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结合后,细胞免疫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科研人员制备接种了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并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抗体和抗CTLA-4抗体,定时测定肿瘤面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表面CTLA-4与B7蛋白结合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B.T细胞表面CD28与B7蛋白结合后可激活细胞免疫
C.CD28既是抗CD28抗体的抗原,又是B7蛋白的抗体
D.注射抗CTLA-4抗体对抑制癌细胞增生具有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_,其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________;表示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是_______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中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图是该技术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细胞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①中切下植物组织后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_____。取材时一般需要切取含有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原因是这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常分为两种途径:一是诱导幼苗先生根、后长芽,二是同时诱导幼苗生根、长芽。两种途径的分化培养基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分及比例不同。由“①”至“长成幼苗”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遗传给孩子,医生去除女性捐赠者的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对应的遗传基因取而代之,最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这样诞生的孩子称为“三亲婴儿”。其过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卵母细胞。
(2)过程②是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以便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3)过程③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自然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精作用发生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④中涉及的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核遗传物质组成角度分析,“三亲婴儿”区别于体细胞克隆个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7)与一般的试管婴儿相比,“三亲婴儿”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原核生物细胞内色氨酸的合成机制示意图。色氨酸操纵子是指编码色氨酸生物合成所需酶的一段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和翻译是不会同时进行的
B.色氨酸和阻碍蛋白形成的复合物会阻止相关酶基因的转录
C.基因“开启”和“关闭”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D.色氨酸的这种合成机制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