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表示细胞膜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膜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①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②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关闭状态下的物质②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②空间结构有差异,因而其功能也有差异
C.Na+之所以能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一功能
D.该题图示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②表示蛋白质;钠离子通道关闭时,钠离子无法进出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进出细胞.

解答 解:A、物质①表示磷脂,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②表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
B、关闭状态下的物质②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②空间结构有差异,功能也有差异,B正确;
C、Na+之所以能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而进行物质运输,C正确;
D、该题图示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与信息交流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分析和掌握细胞膜的功能,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一定是蛋白质的是(  )
A.生长素B.C.抗体D.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当X再次侵入人体时,由于①②③④⑤过程的增强,才使得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经常垂钓的人都知道鲤鱼是比较难上钩的,其实原来是被钓上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生物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较高浓度的2,4-D溶液喷洒小麦作物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小麦生长B.灭杀害虫C.除去双子叶杂草D.除去单子叶杂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