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同时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由此可知(  )
A、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过敏反应
B、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含量高
C、该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受体细胞是垂体细胞
D、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从免疫角度分析,患者“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外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解答: 解:A、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患者血液中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A错误;
B、根据题意,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B正确;
C、该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由于该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故受体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抗体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所以该患者体内不存在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X中的Ach(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其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
 
,这体现了细胞膜
 
 的结构特点.
(2)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Ach酯酶缺失会导致
 

(3)T细胞分泌
 
作用于细胞Y可增加抗体浓度,雌激素作用于细胞Y上的
 
,也能起到相同作用
(4)细胞Z是
 
.分析此图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5)综上所述,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问题.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表示水平放置顶芽正常优先生长的幼苗,乙图表示该幼苗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要求:用乙图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甲图②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
 
]点浓度表示;乙图中C点浓度可表示甲图中[
 
]处生长素浓度.
(2)为了促进⑥处结构的生长,可采取的办法是
 
,经过此处理后⑥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c/mol?L-1
(3)能够同时促进茎和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c/mol?L-1
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鞘、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究结果如图丙所示.
(4)试推测赤霉素在促进茎生长方面的作用机理是
 

(5)根据图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注射用的禽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禽流感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不遵循中心法则
C、流感病毒的基因产生突变主要是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l表示已知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染色体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几种变异.上面的字母表示有关的基因.其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B、核基因和质基因都可以发挥遗传效应
C、非编码区是DNA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属于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B、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C、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D、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沙漠中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种群及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并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B、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C、在控制有害动物时,种群数量控制在“
K
2
”值左右最有效
D、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