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A.3:1B.2:1C.1:1D.1:3

分析 1、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属于特殊的分离定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有关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

ZBWZbWZBZBZBZbZbZb
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

解答 解:纯种芦花鸡(ZBZB)和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即ZBZB×ZbW→ZBZb、ZBW;
F1的两种基因型(ZBZb×ZBW)交配得到F2,即ZBZb×ZBW→1ZBZB(芦花鸡):1ZBZb(芦花鸡):1ZBW(芦花鸡):1ZbW(非芦花鸡).
因此,F2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的比例是3: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准确推断F1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出F2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的比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表是某培养液成分含量表,请回答: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液中有五类营养物质,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2)此营养液若用来培养固氮微生物,则应除去的成分是①,应加入的物质是有机物.
编号成分含量
(NH4)HCO30.5g
KH2PO43.0g
CaSO40.5g
FeCl20.5g
维生素少许
1000ml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应加入的物质是有机物
(4)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菌落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加入琼脂,为使其正常生长繁殖,同时又抑制其他杂菌,还应加入高浓度食盐溶液.
( 5)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pH,接种前要进行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化学诱导剂PEG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再分化(或分化)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这项研究对于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1)①过程是去除细胞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
(2)②过程的发生需要进行人工诱导,通常利用显微操作、离心、振动、电刺激等物理法,而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
(3)原生质体融合的关键是细胞膜的融合,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会生出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
(5)③④过程是一个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编号总株数可育:不育
13527:8
24232:10
33627:9
44333:10
546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母本(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去雄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8个正常的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50%,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3:7,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黄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茶褐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
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的体液.
(1)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D.
A.②B.④C.⑤D.⑥
如表为人体内几种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Na+ K+ Ca+ Mg+Cl- HCO3- HPO42-/H2PO4- 蛋白质
 甲 142 5.0 2.5 1.5 103.3  24 2 15.0
 乙 147 4.0 1.25 1.0 114.0   27 2.3 1.0
 丙 10 140 2.5 10.35 25       12 29 47
(2)如图中c与表4中甲(甲/乙/丙)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c中BC(多选).
A.K+ 比b少    B.Na+ 比a多   C.蛋白质含量比b高    D.蛋白质含量比a高
(3)人体中细胞外液的酸碱度通常接近中性,分析表4中数据可知,对细胞外液酸碱度稳定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是HCO3-
(4)如图中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③④⑥;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⑤⑥.
①糖原    ②乳糜微粒    ③极低密度脂蛋白    ④尿素    ⑤O2    ⑥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肾脏等器官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如图是该抗体的研发和生产请回答:
(1)图中甲是人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细胞.
(2)①过程需要加入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之后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
行第一次筛选,目的是除去其他细胞,保留杂交瘤.经上述筛选获得的细胞产生的抗体还不是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从小鼠脾脏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经克隆化培养后,利用抗体能与CD3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再次筛选得到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②表示将丁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之后从相应液体中提取该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能够治疗和预防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这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免疫排斥主要是细胞免疫所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作物长势整齐,但该群落在垂直方向上仍有分层现象
B.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人的作用加强而逐渐加强
C.农田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稳态
D.防治鼠害有助于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