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向棉花细胞内导入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培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双价抗虫棉(注:A、B表示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无抗虫基因的植株(即普通棉花)不抗虫.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
(1)用强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杂交,如果子代中强抗虫植株约占50%,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
 
 类型;如果子代出现了弱抗虫植株,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
 
 类型.
(2)将甲、乙、丙三种强抗虫棉分别自交,则子代中出现强抗虫植株的概率分别为
 
 
 

(3)若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强抗虫棉,应选择上图中的
 
 类型,该育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考点: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甲产生的配子中都只有一个抗性基因,乙产生的配子
1
2
有2个抗性基因,
1
2
没有抗性基因,丙产生四种配子,
1
4
有2个抗性基因,
1
2
有1个抗性基因,
1
4
没有抗性基因.
解答: 解:(1)甲产生的配子中都只有一种抗性基因;乙产生的配子
1
2
有2种抗性基因,
1
2
没有抗性基因;丙产生四种配子,
1
4
有2种抗性基因,
1
2
有1种抗性基因,
1
4
没有抗性基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强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棉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强抗虫棉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乙类型;若F1部分表现为弱抗虫植株,则该转基因强抗虫棉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图中甲、丙类型.
(2)甲产生的配子有2种,A和B,自交子代AA:AB:BB=1:2:1,所以强抗虫植株占
1
2
.乙产生的配子有2种,
1
2
AB、
1
2
ab,乙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3
4
.丙产生四种配子,
1
4
AB,
1
4
Ab,
1
4
aB,
1
4
ab,丙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9
16
A_B_.
(3)根据题意,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棉花表现为强抗虫,若培育出的单倍体具有强抗虫性,可选乙、丙类型,因为两者都可以产生同时含有A和B的配子.单倍体育的主要优点是获得的品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答案为:
(1)乙   甲或丙
(2)
1
2
  
3
4
    
9
16

(3)乙或丙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O2
释放速率(mg/h)
0.961.732.523.243.863.12.72
黑暗下O2
吸收速率(mg/h)
0.460.760.981.512.453.13.29
(1)图1中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
 
,结构乙的囊状结构薄膜上发生的酶促反应是
 

(2)图1中a代表的物质是
 
,b
 
(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
 

(3)根据表2推测,图1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为探究3klx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应该设计的实验是
 

(4)在3klx光照、30℃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转移途径是
 
.若每天用3klx强度的光照射幼苗12h,当温度为表2中
 
℃时,幼苗生长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学习了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后,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固定化原生质体”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去除细胞壁后更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
B、为了提高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应尽量延长酶解时间
C、凝胶珠呈白色是因为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
D、酶解法去壁制备原生质体应在等渗或略高渗透压的溶液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适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
B、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
C、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
D、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  )
A、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
B、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曲线e-f段钠离子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的三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物体的性别是
 
性,其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条染色体.
(2)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甲细胞所处时期是
 

(3)丙细胞的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豌豆基因在玉米细胞中翻译的场所是
 
,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
 
,杂交细胞能够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
 
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
 
.(要求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2、5称为原生质层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活细胞中5具有选择透过性,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