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噬藻体是一种能感染蓝藻的病毒。它能在蓝藻细胞中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下列关于噬藻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藻体不能独立生活,不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不是生物
B.噬藻体和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噬藻体的核酸中只有4种核苷酸
D.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都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兹卡”(又译寨卡)病毒正在拉丁美洲蔓延。巴西政府调动20万士兵参与灭蚊,卫生人员也在挨家挨户进行针对性消毒。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制预防“兹卡”病毒的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体被蚊子叮咬时会自然挥手拍打,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B.若疫苗研制成功,注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兹卡”病毒具有很强的侵染性,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质
D.“兹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典型的RNA病毒,在病毒体内进行RNA合成的时候,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DNA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
B.ATP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
C.蛋白质是所有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Mg参与叶绿素的组成,Fe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多年生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其野生型植株均开红花。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红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回答下列问题:
将P、Q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1。研究人员已发现P、Q白花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现要研究两植株的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研究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请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将P、Q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F1均开________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2)若F1均开________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注:不考虑交叉互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 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久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C.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 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相符的是
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P五种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膜中都含有磷脂
C.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D.性激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带在生长时,细胞中的含碘量可以超过海水的1000倍。如果在培养海带时,在加入某种不影响能量供应也不影响细胞完整性的药物后,海带细胞内含碘量会迅速下降,那么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B.抑制了细胞内对碘离子的利用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抑制了细胞膜上碘离子载体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变异、自然选择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三个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