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
B. |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C. |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
D. |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分析 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答 解: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方式是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能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反应中A为酶 | B. | 此反应为一种分解反应 | ||
C. | 图中B、C、D都为该反应的底物 | D. | 该反应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 |
B. |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性激素进入靶细胞内 | |
C. | 向左、向右反应过程中需要不同种酶催化 | |
D. | 向左、向右反应式中的能量是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 | |
B. | 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 |
C. |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 |
D. |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结构①相当于选择透过性膜 | B. | 实验过程中②的体积逐渐减小 | ||
C. | 结构③的伸缩性小于①和② | D. | 实验过程中④中的紫色逐渐加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④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构成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 |
B. | 乳糖是动物体内具有的二糖,可水解成两分子半乳糖然后被吸收 | |
C. | 葡萄糖、果糖都可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 |
D. | 糖类在细胞内有些作为能源物质,而有些是结构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种间关系趋于复杂 | |
B. | 云杉林的恢复属于初生演替 | |
C. | 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均发生改变 | |
D. | 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糖脂
C.蛋白质和葡萄糖 D.脂肪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