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研究其合适的使用方法一直是医 学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下表所示为来自某医院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并回答:
(1)过敏性休克是_______(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表中数据显示,____对于抢救该病更为有效。
(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弥散在全身的________中,与其它激素相互作用共同________动物的生命活动。
(3) 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肾上腺素,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_______调节;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_______利用。
(4)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_______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1)特异性 使用稀释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多次给药)
(2)体液(血液) 调节
(3) 电位 (负)反馈 重复(多次、再次、循环)
(4)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试题分析:过敏性休克是体液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2)从表中可知,使用稀释剂量,增加给药次数效果比较好。(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使后膜产生电位变化,也可以和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产生反馈调节。(4)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考点:考察特异性免疫,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激素的调节等内容。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葫芦科中一种被称为喷瓜的植物,又称“铁炮瓜”, 其性别类型由aD、a+、ad三种基因决定,三种基因关系如图1所示,其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表2所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1可知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②由表2信息可知,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 。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1:1,则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 。
④喷瓜果皮深色(B)对浅色(b)为显性,若将雌雄同株的四倍体浅色喷瓜和雌雄同株的纯合二倍体深色喷瓜间行种植,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
a.二倍体喷瓜和四倍体喷瓜 (填“有”或“无”)生殖隔离。
b.从细胞染色体组的角度预测:这些四倍体植株上结的种子 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会有 种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 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学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各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下图。
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Klenow酶是一种_________酶,获取新型降钙素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的双链DNA经EcoR I(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LAATTC-)和BamH I(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进行DNA测序验证。
①大肠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___________。若选择动物乳房反应器生产新型降钙素,则应将重组DNA导入__________细胞,成功后利用胚胎工程,先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最后通过______________,即可获得转基因动物。
②设计EcoR I和BamH I双酶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和选择,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该新型降钙素,运用的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的_________________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1号染色体上几种基因的分布位置(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仅考虑上述三对相对性状,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红细胞状态 |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 d:Rh阴性 |
能否产生淀粉酶 | A:能 a: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
(2)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 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____________。
用该植物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lx,20000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4)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___________倍。该叶片在10℃、5000 lx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mg。该叶片在 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回答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问题
下面甲、乙图为水稻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其中编号表示物质。
(1)甲、乙图分别是水稻叶肉细胞的 与 过程。
(2)③的功能是 (2分),⑩形成的场所是 。
(3)若用放射性标记⑤中的碳,则该标记的元素最终会出现在乙图中的 (填编号)(2分)。
在一定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CO2的浓度(mg/L) | CO2饱和时外界CO2的浓度(mg/L) | CO2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 |
A植物 | 4 | 10 | 6 | 4 |
B植物 | 8 | 18 | 10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酶工程的问题。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 (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1)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重复使用______________次后酶活力明显下降。
(5)研究人员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介绍,科研人员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可用下图中的______ 表示。在对酶进行固定化技术处理之前,还需要对酶进行分离提纯,其基本步骤中,可用 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使酶蛋白沉淀,从而层析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7分)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理由为 。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 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 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 (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 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 隔离,形成新种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探究钾是否属于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1)实验思路:利用缺素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的培养作对照并得出结论。
(2)实验步骤
①培养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材:选取____________两株植物。
③培养:将两株植物分别培养在盛有上述两种培养液的容器中,培养条件要____________。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如下表:
| 缺素培养液 | 完全培养液 | 结论 |
生长 状况 | 正常 | 正常 | ① |
异常 | 异常 | ② | |
正常 | 异常 | ③ | |
异常 | 正常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