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效应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效应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三次筛选:①筛选能够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③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淋巴细胞,A正确;
B、纤维素酶只能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B错误;
C、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明确其中存在两个重要的筛选步骤;识记动物细胞融合的手段等,属于简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白色子叶
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
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
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6粒0
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297粒101粒
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紫色子叶.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细胞核中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5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多少条?(  )
A.10B.20C.30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2n=20)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玉米单倍体基因组有11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四倍体西瓜,含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中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BC段时间内,体表血流量减少,机体总散热减少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  )
A.pH不适合
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
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
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B、G、E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及相关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B.B的功能多样性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元素X含有氮元素,元素Y是氮元素和磷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生态系统功能大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其受到外界干扰时,偏离了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T值可以作为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小.
(3)S值可以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定量指标.
(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1表示染色体与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D.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