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
(1)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_____,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_____。
(2)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与途径1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_____。
(4)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的特点是_____。
A.微量并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作用范围小
【答案】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 神经﹣体液调节 反应速度较缓慢 时间比较长 正反馈 ABC
【解析】
(1) 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突触来完成,此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神经元和胃粘膜壁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类似突触,因此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2) 通过“③→④→⑤→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参与的神经调节,又有胃泌素参与的体液调节,即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途径1属于神经调节,途径2为神经-体液调节。可见,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3) 依题意可知:胃泌素能够促进胃酸分泌。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由此可知: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
(4) 幽门粘膜G细胞的分泌物是胃泌素,胃泌素是一种激素,因此该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的特点是:微量并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故选AB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
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病(相关基因设为A、a)和乙病(相关基因设为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红绿色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II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II7的基因型为AaXbY
C.II7和II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8
D.III13所含有的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I2和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体液②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
C.图中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字母_____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_____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_____。
(2)在过程A中如果出现了DNA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这种DNA的变化称为_____。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
(4)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_____。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如果图中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④的基因长度至少有_____对碱基。
(6)已知B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若该链的一个碱基对被替代,那么对①~⑤所代表的结构的影响可能是_____(至少写出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量会随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增多
B.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受体接受后将被灭活
C.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D.集合管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丁为某二倍体动物某个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其中甲代表卵原细胞的相应柱形图,戊 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时期细胞中 DNA 数目是甲时期细胞中的 2 倍
B.图戊所示细胞可对应图丙,可能发生过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裂均发生在乙形成丙的过程中
D.该动物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丙丁戊,同源染色体对数最多时可达 2N 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_______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 (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______次。
(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_______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