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地理隔离 和自然选择.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少(减少/增大).
(5)如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基因(或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种间斗争.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如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
(2)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题干中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形成生殖隔离.
(3)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根本变异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
(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形成的种群中基因数量较少.
(5)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物种的形成内因是基因库的差异;不同物种之间进行生存斗争,即种间斗争
故答案为:
(1)种群
(2)生殖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3)基因突变
(4)少
(5)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基因(或基因型)  种间斗争

点评 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5月冲刺卷2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某鹦鹉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右图中的 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雄性鹦鹉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

(2)鹦鹉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决定机制如下图。

某培育中心一只绿色雌性鹦鹉(甲)先后与乙、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鹦鹉甲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鹦鹉乙基因型为_____。

③试验组一子代中的绿色雄性鹦鹉和实验组二子代中的绿色雌性鹦鹉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鹦鹉的概率为_______。

④实验室欲通过两纯合的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代,则亲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种。

⑤在自然环境中,雌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大于雄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不一定是同一物种

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基因型为HhBb的亲本家蚕交配,在100个子代中有9个基因型为hhbb的个体,则雌雄家蚕两对家蚕的交换值依次为(  )
A.0、36%B.36%、0C.0、40%D.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促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2)图B中,D点所对应的温度是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3)图B中,D点到E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温度超过适宜温度后,高温使酶失活,反应速度快速下降.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情况应分别为:甲反应速率加快;乙无催化反应.
(5)图C可以表示人体内的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图甲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图甲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其模板是①(填序号),①上结合多个⑥的意义是
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肽链).
(2)图乙b过程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图乙中含有核糖的是②(填序号);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一丙氨酸一丝氨酸一苯丙氨酸.该DNA片段第二次复制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14个.
(3)若在图乙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乳酸.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物质a和[H];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
(5)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象,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甲、乙、丙、丁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丁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

(1)图中,丙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幽门螺杆菌可产生脲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蛋白酶和磷脂酶(蛋白酶或磷脂酶)(酶)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甲、丁(填代号).
(3)与乙细胞相比,甲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叶绿体.
(4)甲、乙、丙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5)图甲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