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分析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解答 解: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故答案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分别是图中的A和D.
(2)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4)如果该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有人为了提高牛、羊的产量,采取如下措施,请对其中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填写在后面的空格中.
a.彻底捕杀次级消费者彻底捕杀──适当捕杀.
b.大量繁殖牛、羊大量繁殖──适当繁殖.
c.大量减少分解者减少分解者──增加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中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
B.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C.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D.当①中Na+含量上升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试管组别实验处理
加入3%的H2O2溶液(mL)温度加入试剂
试管12常温/
试管2290℃/
试管32常温2滴3.5%FeCl3
试管42常温2滴20%肝脏研磨液
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两个自变量
B.试管1和试管2组合可用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试管1、试管3和试管4组合可用来研究酶的高效性
D.该实验也能证明温度和无机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杂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体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杂合体自交后代有杂合体和纯合体
C.杂合体一般表现为显性D.杂合体能稳定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种疟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内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释放毒素,毒素属于一种热源,可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下丘脑→垂体→腺体A”,从而促使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小时保持38度,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等于(大于/等于/小于) 散热量.
(2)当我们大量喝水后,下丘脑(结构)减少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最终作用于靶器官肾脏,从而促使对水分的重吸收.
(3)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最终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功能上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基因突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不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只能由外部因素诱发
D.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了缺失就可以认定是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以下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A.限制酶
B.辐射
C.基因的自由组合原理
D.DNA连接酶
E.细菌质粒或噬菌体
(1)基因工程中剪切基因的工具是A
(2)人工诱变常用的处理手段是B
(3)杂交育种利用C
(4)基因工程中拼接基因的工具D
(5)搬运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有关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具有完整性B.细胞壁有保护作用
C.细胞膜有隔离作用D.拟核里的DNA有遗传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