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复制完成后,具有14N的腺嘌呤有1500个 | |
B. | 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2150个 | |
C. |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15}$ | |
D. | 含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15N |
分析 DNA分子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的过程.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已知DNA分子有156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750个,所以胸腺嘧啶T=750个,鸟嘌呤G=胞嘧啶C=810个.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根据题意模板DNA中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是750个,而DNA是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4次的,所以复制4次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仍是750个,A错误;
B、复制过程中,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810×(24-1)=12150个,B正确;
C、复制完成后,含放射性的DNA有2个,DNA分子总数是16个,所以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frac{7}{8}$,C错误;
D、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含有一条链不含放射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
B. | 由图可知细胞分化是可逆的 | |
C. | 在③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
D. | 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质与神经细胞中的完全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 |
B. | 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
C. | 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 |
D. | 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均需要模板 | B. | 唾液淀粉酶的合成不需要消耗ATP | ||
C. | 唾液腺细胞能同时合成这两种物质 | D. | 两种物质共有的元素是C、H、O、N、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 |
B. |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之间空白对照 | |
C. |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
D. |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微量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绝大多数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 | |
B. | 氮元素主要位于含有“-CO-NH-”的一类物质 | |
C. |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 |
D. | 具有调节功能的胰岛素,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 |
B. |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 |
C. |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D. |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食性动物的食源属于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 | |
B. | 有机物积累量⑨就是该动物的次级生产量,用于生长繁殖 | |
C. | 提高圈养动物生物量可通过提高⑨/⑦值来实现 | |
D. | 该动物体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