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C、用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
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含32P的物质是DNA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
D、两种染色剂要混合以后再使用,利用它们对不同核酸的亲和力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
B、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
D、纵坐标中N=1或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植物体细胞融合 |
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血浆的破伤风杆菌 |
C、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吸钠排钾 |
D、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共同点是:设法单独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遗传密码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
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 |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
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 |
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细胞器A | 67 | 20 | 微量 |
细胞器B | 59 | 40 | 0 |
细胞器C | 61 | 0 | 39 |
A、如果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
B、细胞器B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
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
D、蓝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