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效应器.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
(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正反馈(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由排尿反射可以看出,该过程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又受脊髓腰骶段的控制.这说明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结构名称)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产生渴感,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解答 解:(1)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效应器.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此时信息传到大脑皮肤,结合图中所示过程可知,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向右,所以神经纤维上膜外电流方向是向左.
(3)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所以排尿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4)由排尿反射可以看出,该过程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又受脊髓腰骶段的控制.这说明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5)正常情况下,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产生渴感,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故答案为:
(1)效应器 
(2)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
(3)正反馈
(4)分级
(5)升高 下丘脑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调节,解题关键理解图示水平衡调节过程,易错点是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 )

A.8种 B.6种 C.5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人类患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
C.患者的浆细胞可识别类毒素
D.外毒素在鼠疫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所学的免疫调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2)参与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3)人体接种乙肝疫苗时,一般要分三次接种,目的主要是获得更多(更多、更少)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4)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图1中细胞A为效应T细胞; 图2细胞为浆细胞,图2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而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下列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寄生虫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下列哪项不是其危害的是(  )
A.阻碍幼畜禽的生长发育B.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
C.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D.使畜禽大量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无关的是( )

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蔬菜产量

C.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

D.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
B.B淋巴细胞可以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分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S型,到K值的点时增长速率为0.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c.
(3)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食物减少、生存空间减小、天敌增加等.
(4)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捕捞量应控制在曲线的c点左右最合适;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或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