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 T ) | T存在,B不存在 (bbT ) | T不存在 (B 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得F1;F1自交,F2的性别为 ,分离比为 。
(2)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1)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9:3:4 (2)bbTT bbtt (3)bbTt bbtt
【解析】
试题分析: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BbTt,其自交F2的性别雌雄同株异花(9/16B_T_):雄株(3/16bbT_):雌株(3/16B_tt或1/16bbtt)= 9/16:3/16:( 3/16+1/16)=9:3:4;
(2)雄株(bbT_)和雌株(B_tt或bbtt)杂交,后代全为雄株即bbT_,则亲本一定是雄株即bbTT,雌株即bbtt;
(3)雄株(bbT_)和雌株(B_tt或bbtt)杂交,后代有雄株即bbT_,雌株即B_tt或bbtt则亲本雄株一定是bbTt, 雌株可能是Bbtt或BBtt或bbtt,但后代又存在分离比为1:1,所以亲本雌株一定是bbtt。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宝鸡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功能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安康高一上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该细胞中会观察到的结构包括( )
①细胞壁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中心体 ⑤细胞核 ⑥细胞板
A. ②③⑤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安康高一上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DNA储存与复制的主要场所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安康高一上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不尽相同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D.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一般不需要加工就可以发挥其相应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在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点排列整齐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很薄的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B.1:2:1C.3:5:1 D.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逐渐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阜新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 )
A.蝌蚪长到一定程序后尾巴消失 B.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
C.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 D.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