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人类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
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
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类型:
①显性遗传病:a、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b、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②隐性遗传病:a、伴X隐:色盲、血友病;b、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2)多基因遗传病
①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①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静息状态,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状态时,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负内正.
解答 解:(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a.提取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2)人类遗传病类型:a、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a、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b、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流方向用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来表示: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5)神经元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呈动作电位,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正电位(未兴奋部位处)流向负电位(兴奋部位处),膜内电流由正电位(兴奋部位处)流向负电位(未兴奋部位处).两个神经元相联系的结构是突触,在该结构中传递兴奋的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故答案为:
(1)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2)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3)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反射 感受器 神经中枢
(5)外负内正 同神经纤维内局部电流方向 突触 神经递质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和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课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属于识记知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市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 | |
B. | 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 |
C. | 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 |
D. | 花粉粒最终形成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 | |
CMC-Na | 5~10g |
酵母膏 | 1g |
KH2PO4 | 0.25g |
琼脂 | 15g |
土豆汁 | 100mL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
A. | 琼脂属于多糖,但不提供碳源 | B. | CMC-Na提供氮源 | ||
C. | 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有机物 | D. | 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 |
B. |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②杂交 | |
C. |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④杂交 | |
D. | 若将①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1:1:1:1的四种花粉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可发生①~③过程 | |
B. | 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只发生②和③过程 | |
C. | ①~④过程均可以发生在HIV体内 | |
D. | ①②④⑤过程都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 |
B. | 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 |
C. | 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 |
D. |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