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解:A、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A错误;
B、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四种,B正确;
C、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C错误;
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不同多糖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B.
1、核糖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中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磷酸和五碳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3、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淀粉、纤维素、糖原的连接方式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基因型AaBb水稻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培育出纯合子植株的种数是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 血红蛋白基因 B. ATP合成酶基因 C. DNA解旋酶基因 D. 核糖体蛋白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渗透压的高低主要与内环境中所含物质颗粒的多少有关

B温度、渗透压和pH均能直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代谢活动

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途径是①③⑤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
C.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⑥的量明显增加,则③和④的量可能会减少
D.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可构成一个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蛋白质 B. DNA C. 多糖 D. 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电位为 , 此时Na+(内、外)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向前传导.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单向、双向)传导,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双向).
(3)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 , 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 ,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
(4)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 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 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填数字).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是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 . (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表: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细胞内物质含量

DNA

RNA

蛋白质

处理前

1

3.1

11

处理后

1

5.4

21.7

据此分析,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通过促进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