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内质网是细胞内脂质合成的“车间” | |
B. | 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 |
C. | 细胞中参与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 |
D. | 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 分布 | 形态结构 | 功 能 |
线粒体 | 动植物细胞 | 双层膜结构 |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
叶绿体 | 植物叶肉细胞 | 双层膜结构 |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
内质网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
高尔 基体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
核糖体 | 动植物细胞 |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
溶酶体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
液泡 | 成熟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中心体 |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解答 解:A、内质网是细胞内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
B、肽链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细胞中参与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其不能合成水解酶,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①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灰身棒眼 | 灰身红眼 | 黑身棒眼 | 黑身红眼 | |
雌蝇 | 156 | 0 | 50 | 0 |
雄蝇 | 70 | 82 | 26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植物和细菌等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
B. |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 |
C. |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
D. |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各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时 | |||
C | O | 耗氧量 | 释放能量 | 产生的水 | |
脂肪 | 75% | 13% | 较多 | 较多 | X |
糖类 | 44% | 50% | 较少 | 较少 | Y |
A. | 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 |
B. | 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 |
C. |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X>Y | |
D. | 等质量的糖类比脂肪释放能量少,所以糖类不能作为储能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便于观察 | |
B. | 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至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 | |
C. | 细胞壁不具有伸缩性,在质壁分离时不发生变化 | |
D. | 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作用中的半透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酪氨酸的氨基多 | B. | 精氨酸的羧基多 | ||
C. | 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 D. | 两者R基组成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 温度(°C) | 离子相对吸收量(%) |
空气 | 17 | 100 |
氮气 | 17 | 10 |
空气 | 3 | 28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