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一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用H表示)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其中囊泡来自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2细胞中含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3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图4___________段。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点时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H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段。

【答案】末期 高尔基体 细胞壁 2 次级精母细胞 CD 着丝点分裂 42 CD

【解析】

分析各图,图1为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图2为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DNA,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图3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DNA,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图4曲线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C段发生DNA的复制,DE段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

1)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释放含纤维素的囊泡,纤维素通过囊泡转运到细胞外,形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图2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图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由分析可知,图3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2,对应图4CD段。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由1/21,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若D→E代表有丝分裂后期,E点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若D→E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点时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DNA,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2,对应图中CD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I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IIIIIIIVV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IIIIIIIV

C.经过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①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D.碳元素在IIIIIIIVV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

B. 图中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X<Z

D. 将浓度Z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不可能好于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的三种备选质粒,其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乙为培育转AFPs基因(抗冻基因)番茄的示意图,外源DNA和质粒上均标出了酶切位点及相关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通常选用质粒C构建重组质粒,而不选用质粒A或质粒B,其中不用质粒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若需使用插入灭活法筛选并鉴定重组质粒,应优先选用限制酶_____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3)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常把两个启动子串联在一起形成双启动子,加在目的基因上游。双启动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农杆菌中的质粒应含有______,其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番茄细胞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DNA。从分子水平检测AFPs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抗冻能力更强的抗冻番茄,可以对AFPs基因进行改造,最终得到相应的蛋白质,该过程需用到______工程。

6)为使改造后的AFPs基因能够表达,人工设计质粒D并对它的多个酶切位点进行研究。若用HindⅢ酶或KpnⅠ酶单独切割质粒D,均获得一条长链,若用HindⅢ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500bp12666bp片段,若用KpnⅠ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250bp13166bp片段。若以HindⅢ酶切割位点为计算起点,则KpnⅠ酶切割位点与HindⅢ酶切割位点最短长度为_______EcoRⅠ酶的两个切割位点与HindⅢ切割位点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到了高级中枢的控制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刺激④处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成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 个复等位基因IA IBi控制ABO 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 IA i B血型的基因型有IB IBIB 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 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9和Ⅱ11均为AB血型,Ⅱ10和Ⅱ12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和血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Ⅱ8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2)Ⅰ5个体有___________种可能的血型。Ⅲ13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Ⅲ13与Ⅲ14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Ⅲ13与Ⅲ14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含有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Q。下图1表示制备固体培养基过程中的某操作,图2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菌株Q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84240,则1 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3)图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2方法分离菌株Q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划线时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不能插入培养基中

c.只有在⑤区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4)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下图所示),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难溶磷酸盐的能力大小。下表是初步筛选出的三种优良解磷菌株。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M—3—01

188

123

B3—5—6

207

80

T—4—01

91

6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解难溶性磷酸盐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该菌种分离纯化后,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

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

D.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

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