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C

解析试题分析: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无论是显性或隐性突变,对于雌株无影响,而后代雄株均为突变体,A项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株全是突变体,而雄株无突变体,B项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雌雄株均不表现突变性状,C项错误;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中都有一半为突变植株,另一半表现正常,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判断突变基因及其位置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而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决定红色,r1和r2和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 R1 R2 R2)与白粒(r1 r1 r2 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C.(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D.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DNA热稳定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单位:mmol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血的成熟红细胞是容易得到且效果较佳的实验材料
B.为了加速红细胞在水中吸水涨破可以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C.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以采用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此实验可以为后续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提供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