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ef段表示后期;gh段表示末期.
分析乙图: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Z表示纺锤丝,M表示染色体.
分析丙图:图示表示人体部分细胞的分化,其中a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c是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分析丁图:图示表示动物细胞结构,其中结构①~⑩依次是:高尔基体、中心体、核膜、核仁、染色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核.
解答 解:(1)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图;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而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对应于甲图的4N,即4N=8,因此N=2.
(2)间期时由于DNA复制时解旋导致其稳定性相抵,因此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对应图甲中的ab段.
(3)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因此做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取细胞处于图甲中的cd段为宜.
(4)图乙的结构M表示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若用胰蛋白酶处理,剩余的细丝状结构为DNA.
(5)图乙中纺锤丝正在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其周围所集结了较多的线粒体.
(6)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因此图丙中a细胞全能性最高.
(7)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丙中的c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8)图丙中,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来源相同,但彼此的结构和功能都出现了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9)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的部位是核糖体,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⑧→⑦→①→⑨.
故答案为:
(1)染色体 2
(2)ab
(3)cd
(4)DNA
(5)线粒体
(6)a
(7)c
(8)基因选择性表达
(9)⑧⑨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要求考生能熟记细胞各结构的图形特征和功能,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3 | B. | 2、2、3 | C. | 5、5、4 | D. | 3、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采用流水浸泡种子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 | |
B. | 外界刺激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 |
C. | 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 |
D. | 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赤霉菌培养基滤液都能促进水稻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植物 年份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甲 | 10.0 | 9.2 | 8.0 | 6.8 | 5.5 |
乙 | 3.0 | 2.1 | 1.1 | 0.3 | 0.1 |
丙 | 0.3 | 0.6 | 1.1 | 1.5 | 2.3 |
丁 | 3.0 | 2.0 | 0.4 | 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膜的存在使图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区域进行 | |
B. | 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 | |
C. | 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
D. | 从图中可知,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基因库增大 | B. | 种群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 ||
C. |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D. | 生殖隔离的产生从而形成新的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重组不一定发生在生殖过程中 | |
B. |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但不一定出现新性状组合 | |
C. | 发生基因重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D. | 有丝分裂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实现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 ,含有 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 、 。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 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 。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 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 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