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分析题图:
图1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是叶绿体,2是线粒体,3是细胞核,4是高尔基体,5是细胞膜,6是细胞壁,7是细胞质基质,8是核糖体,9是液泡,10是内质网;
图2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其中1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2是内质网,3是高尔基体,4是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
解答 解:(1)若图1为洋葱的根毛细胞,则1~10各结构中,应该没有1叶绿体,题图中的6是细胞壁,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图1细胞1~10各结构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若图1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1~10各结构中不应有的结构是1叶绿体、6细胞壁、9液泡,应添加的结构是中心体.
(4)图2中1~4各结构中,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3内质网;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2细胞,结合以上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分析可知,放射性同位素在该图所示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是1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2内质网→3高尔基体.
故答案为:
(1)1 叶绿体 纤维素和果胶
(2)叶绿体 线粒体
(3)1、6、9
(4)3 内质网 1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2内质网→3高尔基体
点评 本题结合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安庆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
B.甲、乙、丙图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
D.丙图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 |
B. |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 |
C. |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繁殖 | |
D. | 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 | |
B. | 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 |
C. | 该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一定患病 | |
D. | 可以利用该患者家族调査这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⑤⑦ | B. | ①④ | C. | ③⑤ | D. | ①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
B. | 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 |
C. | 酶既能催化化学反应,也能调节代谢 | |
D. | 低温下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试剂种类 | 碘液 | 苏丹Ⅲ染液 | 双缩脲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 | 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 |
B. | 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 |
C. |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 |
D. | 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
B. |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含量相对较高,代谢较慢 | |
C. |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偏低时,出现抽搐症状 | |
D. | 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Fe、S、N、Cu | B. | B、Cl、Zn、Mn、Mo | C. | C、H、N、P、Mn | D. | N、P、K、B、Fe、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