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曲线①为某种群出生率,②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值是( )
A.c点,死亡率最大的点
B.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
C.b点,出生率最大的点
D.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存在 条食物链。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有 。
(2)该图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3)下图是该池塘某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种外来生物入侵,并以该鱼类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请在右图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这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5分)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_,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动物可存放在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酒精溶液中。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_________和统计工作。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陕西省2010年西北工大附中第五次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7分)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 ,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 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动物可存放在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酒精溶液中。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 和统计工作。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二上期三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a、b、c中能代表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是曲线
。
(2)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探究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不足之处是缺少 。
(3)酵母菌计数通常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球计数板每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 ,由400个小方格组成。现对某样液进行初始数量检测,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7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总数有
个。培养到第4天时,如果取样观察发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 后再计数。【提示:1mL=1000m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综合题
(4分)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长(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格可知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
(2)从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 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 ___(能或不能)
(3)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请写出生长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 。
47.(5分)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天敌,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中的 。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中的 。
(3)影响该种群密度的最直接的因素有 、 。
(4)控制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所采取的减少食物、缩小活动范围等措施,是为了降低图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