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B.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
B、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但需要生殖隔离,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通过选择作用会促使细菌抗药性增强,但基因突变是自然发生的,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
A.98B.2C.102D.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__”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植物(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模式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后期图中,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移向两极.
(5)图B表示细胞分裂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中出现染色体.
(6)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C.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T点时,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肉食性昆虫B.乙是植食性昆虫
C.邻近林区存在甲昆虫D.邻近林区存在乙昆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该时期的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之比是1:2:2.
(3)细胞周期的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酒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酒精分离色素
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用70%酒精对根尖细胞进行解离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如图1甲,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2)甲图中,若在图中所示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当的刺激,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图1乙),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轴突 部分.图中刺激l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一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l0cm.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3000cm/s.
(4)刺激强度与兴奋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 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
①在图2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假设1、假设2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1丙),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上述两种假设中符合事实的是假设2.
(5)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图3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3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概念关系图.符合这种概念关系的是(  )
A.Ⅰ抗体、Ⅱ受体、Ⅲ蛋白质
B.Ⅰ递质、Ⅱ载体、Ⅲ信号分子
C.Ⅰ排尿反射、Ⅱ体温调节、Ⅲ负反馈调节
D.Ⅰ生殖隔离、Ⅱ地理隔离、Ⅲ物种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