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细胞内
C. 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
D. 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和
B.图中弧线箭头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 该过程通过膜上的受体进行识别作用
C.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 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可以产生水。请判断下列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 ①合成抗体 ②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③人体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 ④ADP与磷酸合成ATP ⑤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⑥酵母菌有氧呼吸 ( )
A.①②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雄绿头鸭的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设定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鸭的羽毛性状,A决定美羽,a决定素羽.美羽雄鸭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雌鸭的识别,避免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而素羽雄鸭则有利于躲避天敌,不利于雌鸭的识别.
生境一: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
生境二:近似鸭种少而天敌多的地区;
生境三:食物比较丰富,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地区;生境四:食物比较贫乏,没有近似鸭种而天敌数量剧增.
(1)试分析生境一与生境三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选择上图中对应的编号。生境一:_____;生境三_____。
(2)以上四种生境经过一段时间后,生境_____中a的基因频率会最高,请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原因:_____。
“近似鸭种”如琵琶鸭、绿翅鸭和斑嘴鸭,经常会和绿头鸭在同一栖息地生活.它们的DN2基因同源性比较表如下。
物种 | ND2基因长度(bp) | 同源性(%) |
绿头鸭 | 1041 | |
琵嘴鸭 | 1041 | 90.97 |
绿翅鸭 | 1041 | 94.62 |
斑嘴鸭 | 1041 | 100 |
(3)如表数据属于进化证据中的_____证据,斑嘴鸭和绿头鸭同源性100%,能否说明他们是同一物种?为什么?_____
(4)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美羽绿头雄鸭有120只,素羽雄鸭有80只,雌鸭150只(只有素羽),如果控制美羽和素羽的A、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美羽雄鸭纯合与杂合比1:1,则A的基因频率是_____;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则A的基因频率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数字表示相关激素,字母表示相关结构。
(1)当人体缺水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_____,其作用是促进A、B_____.
(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由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以物理方式和代谢方式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分别有_____、_____。
(3)从反射弧的角度看,C属于_____,E途径释放_____调节C细胞分泌激素⑧.激素⑧在调节脂类物质代谢方面的作用是_____.激素⑨的分泌受激素⑥调节,激素⑥的名称是_____。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B.正常机体血液中⑨的含量增加对①⑥的分泌起抑制作用
C.肾上腺受神经和激素双重调节
D.激素⑦是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显示了人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其中物质Z直接参与了过程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④都产生了ATP
B.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X是葡萄糖、P是甘油
D.Z也可由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转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遗传病家族系谱图(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深色表示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1、I2、Ⅰ3、I4和Ⅲ2的基因型均为Aa
C.Ⅱ3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概率是相等的
D.若Ⅱ3的基因型为AA,则Ⅳ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